Picture by Ryan McGuire

發表在科學報導期刊的研究指出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port),在一天的24小時中,什麼時候做化療對發炎而產生副作用的程度是有影響的。研究指出,因為科學對生理依時鐘的運作有足夠的理解,這個理解應該可以應用在臨床上了。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教授Randy Nelson主持的這個研究,比較在天亮以後兩個鐘頭及天黑了以後的兩個鐘頭,將經常用來治療癌症的兩種藥物:癌德星 (cyclophosphamide), 小紅莓(doxorubicin),打入沒有腫瘤的母鼠,發現在白天也就是老鼠在較靜態的情況之下,母鼠的脾臟有化療藥的代謝物及較高的發炎基因的表現,而可能引起心臟損傷,在晚上施打藥物的老鼠,也就是老鼠在活動的情況之下,則在腦部發現有較高發炎基因表現的現象,不過不管是對心臟或對腦部周邊神經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都有藥物能夠對其預防或減緩有幫助。

喜悅健康診所張明志醫師指出我們人體有內分泌器官,從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甲狀腺以至於腎上腺、性腺都有其分泌的節奏,吾人稱之為晝夜節奏(Circadian rhythm)就如同月亮對海水的潮汐吸引,漲退潮一樣。其中對抗發炎物質中最強的應屬腎上腺,它是早上7-8點分泌最旺盛,而下午4-5點最低,所以早上人體的精神特別好。早在80年代就已經有研究指出白金類化療藥物cisplatin在早上注射的副作用最少,而下午、晚上注射白金者副作用最高,如腎毒性、腸胃毒性。本文則指出人體活躍期的生理變化可以對化療產生最少的發炎物質。

若是病患同時接受多種化療藥物時,不同藥物的施打順序也重要,例如小紅莓Anthraey chine先打,持續打紫杉醇,副作用較小,又紫杉醇與白金cisplatin併用時,應先打紫杉醇。這些時令與次序先後會影響藥物的血中濃度及代謝。

本文亦指出使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InderalACE-I降壓藥物的升壓素轉換酶抑制劑或可減少乳癌藥物賀癌平的心臟毒性。至於大腸癌、胃癌常見的末梢神經毒性,則可以藉由手部的收縮帶訓練來減緩,這些利用生理、身體機能調適來減少化療副作用是值得參考的。

arrow
arrow

    喜悅健康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